吃飽不可怕,吃錯才可怕

 

吃完大餐就罪惡感爆棚?

「是不是又胖了?」「今天是不是吃過頭?」
如果你常這樣懊悔自己剛剛吃了什麼,這篇文章你一定要看。
👉 真正讓你變胖的,從來不是「吃多了」,而是你吃錯了東西。

【吃進去的不是飽足,而是罪惡感】

是不是常常吃完一餐後,嘴巴還在回味,心裡就開始譴責自己?
「怎麼又破戒了…」
「我是不是毀掉這週的努力了?」
這不是你不自律,這是你長期被錯誤飲食觀念綁架的結果。
你以為減重就該吃得少、忍得住,但事實是:
錯的不是吃得多,而是你吃的內容沒有「養分」!

【你以為你在吃少,其實你在餓壞自己】

減肥路上的大多數人,都掉進了「少吃=有效」的陷阱。
一日三餐越來越輕、份量越來越少,到最後根本是用意志力在撐。
但你有發現嗎?
– 肚子餓得很快
– 情緒暴躁又易餓
– 體重掉得快,但身體鬆鬆的、氣色很差
– 開始頻繁暴食,然後又懊悔、補救、失控…
這不是減脂,這是進入身體與心理雙重崩潰的減重循環。

【你真正該學會的,是熱量的價值】

與其糾結「我是不是吃太多」,
你更該問:「我吃下去的這些熱量,值得嗎?」
舉例來說:
👉 一碗洋芋片,300大卡,蛋白質不到5克,還讓你越吃越餓
👉 一塊雞胸肉,300大卡,蛋白質超過30克,吃完飽到不想加餐
同樣300大卡,結果差這麼多。
一邊買到的是油脂與澱粉,一邊買到的是飽足與修復能量。
這不是熱量多寡的問題,這是「營養密度選擇的差異」。

【研究怎麼說?】

根據《Obesity Review》2021的研究指出:
與其限制熱量,更有效的減重方式,是調整熱量的來源結構。
研究組別中:
✔ 高蛋白+高纖維飲食者,在12週內平均脂肪減少2倍以上
✔ 相較組的低蛋白+高精緻碳水者,則出現代謝變慢與復胖機率提升

【不同體重的人,該吃多少才剛好?】

很多人問:「那我到底該吃多少?」
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1200大卡,甚至很多人吃太少反而瘦不下來!
以下是大致參考(請依個人狀況微調):
🔸體重50公斤左右的人
➡️ 每天至少吃 75~100 克蛋白質
➡️ 熱量建議控制在 1300~1500 大卡左右(減脂期間)
🔸體重60公斤左右的人
➡️ 每天吃 90~120 克蛋白質
➡️ 熱量範圍抓在 1400~1600 大卡,適合循序減脂、不易復胖
🔸體重70公斤以上的人
➡️ 蛋白質要提升到 105~140 克左右
➡️ 熱量則建議維持在 1600~1800 大卡,根據活動量再微調
❗️記住:蛋白質吃不夠,肌肉容易流失;熱量吃太少,代謝會下降。
不要硬套別人的餐單,你的身體需要你自己認真對待。

【給你的簡單減脂餐盤公式】

想要吃飽不怕胖,每一餐請這樣配👇
✅ 一手掌高品質蛋白:雞胸肉、豆腐、魚、蛋
✅ 一拳頭原型澱粉:糙米、地瓜、燕麥
✅ 多種彩色蔬菜
✅ 一湯匙健康油脂:橄欖油、酪梨、堅果
而不是:
✖ 滿滿白飯配油炸主菜
✖ 單靠水果、沙拉充飢
✖ 號稱代餐,其實脂肪比蛋白還高

【你該擔心的,不是吃太多,而是吃錯】

真正讓你越來越遠離目標的,從來不是「大餐那一頓」。
而是每天反覆吃下去的那些:熱量高、營養低、讓你身心都焦慮的選擇。

從今天開始,請放下對食物的罪惡感。
吃飯是享受,不是受罰。
你只需要學會——怎麼吃,才能不怕胖,還能瘦得健康。
如果你覺得這篇對你有幫助,歡迎留言+分享給你身邊
每次吃完就開始後悔、減重卻總卡關的朋友們。
我們都值得一種,不靠餓肚子,也能輕鬆瘦下來的方式。

一起加入一休陪你健康瘦 👉課程官方Line:https://lin.ee/ApHSqCU (或搜尋ID:@sososo 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